由于国内运行的卡丁车基本上用于娱乐为主,多数消费者驾控水平较低,为寻求刺激野蛮驾驭,卡丁车赛道通常设有许多转弯,这更加剧了卡丁车的损坏,因此卡丁车的更新周期相对较短。若在国内卡丁车拥有量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下,每年将会有近万部卡丁车需要更新,配件的需求量将会翻几倍。另外,培养一个真正的卡丁车手,据统计,仅用于训练过程中就需要10—15部卡丁车架以及大量的易损配件。随着卡丁车在国内的普及和推广,将来国内卡丁车生产市场前景诱人。
中汽联前负责卡丁车项目的官员潘志杰总结说,卡丁车刚引进我国的时候,中汽联就想用最短的时间赶上世界水平,在赛道标准设计和卡丁车引进上,完全按照世界最高标准。由于标准过高,费用过多,给卡丁车俱乐部和车手带来很大负担和压力,反而影响了这项运动的发展。
中国最早开展卡丁车运动时,只能购买4万元一台的意大利卡丁车,价格相当一辆微型轿车(而国产的只要一万多元)。这是开支的第一步,接着是轮胎、油料和零配件的消耗和参赛费、住房和旅费。如果要想成绩提高,还需要雇用技师和教练。一年参赛下来,开支10多万元是很平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