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丁车,因其所具有的现代气息,以及独特的娱乐性、竞技性、所以自诞生以来,便以惊人的速度风靡世界,令各国车迷为之倾倒,趋之若鹜,使卡丁运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趋势。
1、 卡丁运动在国外的发展
卡丁运动在国外的发展已相当的成熟。仅以欧洲为例:欧洲大多数国家将卡丁列为培养儿童素质的方法之一,通过从儿童时期普及卡丁,来培养他们敢于挑战,勇于面对竞争的坚韧性格以及文明、秩序的成熟心理。由于卡丁运动自身所具有的时代感和无穷魅力,加之国家的重视,卡丁运动在欧洲已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
欧洲国家每年都要联合举办高水平的洲际比赛。至于不同级别、不同范围的各国间及国内的比赛更是不胜枚举,民众参与者数以亿计,大小俱乐部、车队数不胜数,成为一项主要财团争相投入的现代项目。仅据前苏联的统计,其国内卡丁运动的正式会员,就达20万之巨。而在意大利卡丁整车及配件的生产商累计已近百家,其民众普及率和拥有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2、 卡丁运动在国内的发展
卡丁运动在国内尚属新生事物。卡丁车传入中国约有十年左右,尤其以近两年的发展更为突飞猛进。八十年代中期,深圳香蜜湖度假村将卡丁车作为附设的娱乐项目引进,为中国的卡丁运动首开先河。之后不久,杭州、上海、北京、武汉等地的大型宾馆、度假村接踵而至,纷纷效仿将卡丁车推广至全国各地,使国人初步领略了这项风靡国外的运动。由于卡丁的火暴程度远非其它娱乐项目所能比及,最终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一举摆脱了附设性质。仅以上海为例,一九九六年,上海迪士卡开办了全国首家专业室内卡丁车赛场,使卡丁运动真正进入到市民的生活中,成为普通消费者热衷的项目,进而欣起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浪潮。在短短的两年间,上海就由一家发展到31家颇具规模的赛场,成为近年来罕见的投资热点和消费时尚。也使上海成为中国卡丁运动的推广基地。基于卡丁运动在国内迅猛的发展趋势和广泛的民众基础,1995年中国汽车联合会(FASC)就加入了世界卡丁车联合会,并成立了卡丁运动委员会,并于1997年开始,每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锦标赛,这一举措意味着中国卡丁界开始与世界接轨,并为国内卡丁运动的开展打开了新的契机。1997年首届锦标赛时,全国参加比赛的注册俱乐部只有四个,比赛在京、津、沪杭四地间进行。98年第二届时,就激增至7个俱乐部,26只参赛队伍,比赛扩大到六个地区。为促进中国卡丁发展,共青团中央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设立了全国青少年卡丁运动委员会(CNYK)同时又联合下文要求从儿童时期普及发展卡丁运动,《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现代化技能与实践》纲要,将卡丁车与计算机、英语并列为中小学生三项现代化技能教育的具体载体,以培养青少年勇敢拼搏精神和竞争超前意识。青少年卡丁运动委员会已在各地赛场中指定了一批青少年运动基地,并在全范围内系统地组织青少年参加。不久,卡丁运动又被列入政府的“全民健身计划”。
综合以上实例,无不印证了卡丁运动作为一种现代化高科技的项目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相吻合,体现了现代人主动参与和富于挑战的精神,并得到国内各阶层认可,其发展前途不可限量。
|